江苏江阴祁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地层研究
RESEARCH ON THE ARCHAEOLOGICAL STRATA OF THE QITOUSHAN NEOLITHIC SITE,JIANGYIN,JIANGSU PROVINCE
朱诚,张芸,张强,陆建芳
摘要(Abstract):
江阴祁头山遗址区有厚达 2 4 8cm厚的马家浜文化层。对该遗址地层的孢粉、微体古生物沉积学和环境磁学分析表明 :江阴在马家浜文化时期就已经成陆 ,此时海岸线分布在该区以北 ,江阴北门外护城河北的马家浜文化遗址可作为证据之一。剖面磁化率分析结果表明马家浜文化期间温暖湿润 ,适宜的气候促使人口急剧增多 ,稻作农业得以起源并迅速发展。马家浜文化层之上出现间断现象 ,可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 4 0 0 0 a BP前后普遍存在的特大洪水所致。该时期洪水可能威胁先民的生存 ,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由于丧失基本的生活资料 ,先民可能迁居他处 ,寻找适宜生存而不受洪水威胁的区域生活 ,由此形成了马家浜文化和近现代之间文化间断现象。
关键词(KeyWords): 江阴;江苏;第四纪;新石器时代遗址;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考古地层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40 2 7110 3、40 0 710 83 );; 高校博士点基金 (编号 :2 0 0 0 0 2 8414 );; 南京大学 985自然地理学科建设基金;; 南京大学测试基金项目
作者(Author): 朱诚,张芸,张强,陆建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于世永,朱 诚,曲维正.1998.上海马桥地区全新世中晚期环境演变.海洋学报,20(1):58—63.
- 朱 诚,程 鹏,卢春成,王 文.1996a.长江三角洲及苏北沿海地区7000年以来海岸线演变规律分析.地理科学,16(3):207—213.
- 朱 诚,宋 建,尤坤元,韩辉友.1996b.上海马桥遗址文化断层成因研究.科学通报,4(12):148-152.
- 李徐生,杨达源,鹿化煜.1997.皖南第四纪风尘堆积序列粒度特征及其意义.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7(4):73—81.
- 张 生,朱 诚,张 强,李德文.2002.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文化断层的成因探讨.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8(1):64—73.
- 杨怀仁.1996.海面升降运动对海岸变迁的错综影响.见:杨怀仁论文选集编写组编写.环境变迁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343-353.
- 曹琼英,王富葆,韩辉友.1989.苏南和宁镇地区三万年以来地层的划分及自然环境变化中的若干问题.中国第四纪研究,8(1):125—132.
- YuShi-yong,ZhuCheng,SongJian,&QuWei-zheng.2000.Roleof climate in the rise and fall ofNeolothic cultures on theYangtzeDelta.BOREAS,29(2):157—165.